
昨天受到一个读者的电邮,补充我之前在“回流”这篇文章。
您好
我之前在读过你“回流”这篇文章,留下很深刻的印象。就像你所说的,大部分的独立式燕屋在开始时的成长慢,是因为需要靠外来的小燕子。它不像用店屋改装的燕屋,因为周围都是燕屋,燕子的来源已经不成问题。而独立式燕屋大部分兴建在郊外,很多时候这些燕屋是依靠到那儿觅食的燕子,才有机会吸引到新燕子。
但是看见你成功设计出新燕屋可以吸引回本身燕屋的小燕子,我可以想象燕屋的成长是多好的。
你在“回流”这篇文章,估计燕屋的成长,但是我发现你忘了计算外来的燕子
。
如果我已燕屋第一年有50个窝(最低估计)来计算,第3年初很大的可能燕屋会达到400个窝。
第一年:50个窝
(平均3个月繁殖一次)
在第15个月:如果每对燕子生2只燕子,就可以产生100只燕子。如果可以吸引回50%的燕子,就是50只燕子。估计吸引外来的小燕子20只,就是代表燕屋可以吸引70只燕子。
在第18个月:那70只新燕子已经可以繁殖,这时燕屋已经有85个窝(70只新燕子,有35个窝,加上原本的50个窝)。这次燕屋可以产生170只小燕子。成功吸引回85只小燕子,在加上外来的小燕子30只,这次燕屋可以吸引到115只新燕子。
在第21个月:新来的115只燕子已经可以繁殖。这时燕屋已经有140个窝(115只新燕子,有55个窝,加上原本的85个窝)。这次燕屋可以产生280只小燕子。成功吸引回140只小燕子,在加上外来的小燕子60只,这次燕屋可以吸引到200只新燕子。
在第24个月:新来的200只燕子已经可以繁殖。这时燕屋已经有240个窝(200只新燕子,有100个窝,加上原本的140个窝)。这次燕屋可以产生480只小燕子。成功吸引回240只小燕子,在加上外来的小燕子100只,这次燕屋可以吸引到340只新燕子
第3年初:新来的340只燕子已经可以繁殖。这时燕屋已经有410个窝(340只新燕子,有170个窝,加上原本的240个窝)。
由此计算,可以看见燕屋的成长是多快。这个只是一第一年有50个窝,如果第一年超过50个窝,第3年初,燕屋的燕窝更多。而且我估计外来的新燕子不多,如果外来的新燕子超过我的估计,燕屋的成长更大。
这只是我本身的估计,补充你之前没有计算外来的新燕子。希望你可以和其他读者分享。
P/S:我计划在年尾开始兴建我的新燕屋,到时会希望可以引用你的新设计。
Best Regards
Yap
很感谢你细心的计算。这个设计我花了很长的时间,利用对燕子习性的认识而开发的,希望可以提高燕屋的成功率。
EOF Swiftlet farming